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认识论教学模式在配电线路培训中的应用(2)

时间:2014-04-01 15:46 点击:
3形成概念,掌握知识 概念的形成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把所学知识和已有知识按一定结构联系起来,构成精确的理论知识体系,掌握其规律。 例如,在配

  3形成概念,掌握知识

  概念的形成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方法,把所学知识和已有知识按一定结构联系起来,构成精确的理论知识体系,掌握其规律。

  例如,在配电线路的培训中有关接地故障的确定、接地状态分析以及配电线路短路故障跳闸的分析与判断,可以先让学员观看一些由于雷电、大风等原因导致线路接地故障的视频资料,引发学员感性认识。然后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逐步展开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电路图和向量图分析,以及短路电流的计算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最后通过对同性质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接地故障和短路故障确定方法。

  4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一般一期培训的时间比较短,知识和信息量较大。如果不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就达不到对所学知识熟练运用目的。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讲授”,更要突出“练习”的作用。通过练习,对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进一步巩固,达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例如,单纯学习避雷原理、避雷针与避雷器的保护范围计算等知识,而没有实际应用,则在完成培训之后的不长时间内,培训的内容就会被“忘掉”,培训的效果就会消失。所以,在讲授完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后,更重要的是让学员进行实际操练。到实训场所,针对一段指定线路,根据给定的已知条件,计算避雷线的保护范围,在配电变压器上实际安装避雷器。学员们通过练习实操,将书本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找差距。以此,充分调动员工对岗位技能的了解和认识,全力将参培员工培养成为有高度安全意识和精湛技能的综合型员工。

  同时,为了更好的巩固所学到的知识,还应在培训中辅助以作业、复习、测试等方法和手段,把知识和技能真正纳入学员个体的认知结构中,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作用,实现熟练化掌握。

  5运用知识,指导实践

  对于职工培训而言,“学到”的最终目的是在后期的工作中“用到”。能否把培训得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做到“学以致用”,真正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是检验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6结束语

  运用认识论教学模式开展配电线路培训,能调动学员的培训积极性,遵循了实践感知、认识、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收到不错的培训效果。通过培训后回访,将学员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反馈回来,根据反馈情况不断整改,形成良好的培训、考核、应用、回访、调整的良好循环,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组织编写

  [2]简论“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的认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关秀献广西教育2012.7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